鄭愁予 促金門轉型大學島
【聯合晚報╱記者王彩鸝╱台北報導】 簡諍國文 善意引用

兩岸教育接軌知名詩人、國立金門技術學院講座教授鄭愁予,為金門技術學院升格大學請命,讓金門發展為大學島,做為陸生來台的「試點」。 記者王彩鸝/攝影
開放陸生來台明年即將上路,但國內仍有反對聲音。詩人鄭愁予表示,兩岸高等教育各自出現不均衡現象,大陸供不應求,台灣供過於求,開放陸生來台是歷史不能躲避,他呼籲把金門發展為大學島,做為兩岸教育「接軌」的機制。

擔任金門技術學院講座教授的鄭愁予,今天在金門高峰論壇上,為金門技術學院升格為大學請命,才能跟廈門大學「對等交流」。出席論壇的監察委員周陽山也呼應說,台灣內部對大學召收陸生有反彈聲音,他建議把金門做為招收陸生的「試點」,台灣各大學可到金門設分校。金門縣教育局已做過調查,有很多中小學校園可做為台灣的大學到金門設分校之用,不需建校舍,只要把老師請過去就可。

出席金門高峰論壇的廈門大學教授莊宗明表示,從小三通到大三通,金門、廈門「兩門對開」應該有新局面,文化及教育交流到經濟合作都是未來可發展的方向。

針對開放陸生來台,莊宗明表示,要看台灣方面如何設定門檻,以及是否提供足夠的誘因,例如香港大學提供高額獎學金,才能吸引北大、清華素質的學生前往就讀。

莊宗明表示,大陸重點大學比台灣辦得好,而且學費便宜,而且師資也佳,甚至不惜重金禮聘海外大師級學者任教,廈門大學經濟學院在大陸排在前四名,該校就以年薪100萬人民幣(約台幣500萬元),從美國康乃爾大學挖角重量級的計量經濟學家,但這筆錢花得很有價值,因為透過這位國際級學者,促進六位諾貝爾獎得主及美國20位校長,參加去年廈大85周年校慶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j45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