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走絲路 探傳奇 絲品西傳 蔣勳:中國公主扮間諜
中時 2009/02/17  李逸馨/整理   簡諍國文  善意引用

你可知道,「絲路傳奇」源起遠嫁西方的中國公主,害怕沒有絲質衣服可穿,成功扮演「工業間諜」,把蠶繭夾藏在髮髻中,才把「絲」的祕密傳到西亞?蔣勳在一場「絲路傳奇」的講座中,借用這樣引人入勝的歷史故事,細數絲路數千年來從「繁華到幻滅的過程。」

應台灣大哥大基金會的邀請,蔣勳在中油大樓國光廳舉辦的「絲路傳奇」演講中,剖析現在國立歷史博物館推出的「新疆文物大展」展品,以歷史故事詮釋中國絲織品技術西傳歷程,現場近千位民眾在蔣勳感性的嗓音帶領下「走絲路、探傳奇」。

有別於過去從美學談藝術,面對長達七千公里的絲路,蔣勳選擇從回歸文化的源頭,也就是從絲綢產業開始談起,「絲路的形成,是因為絲織品產業的強勢而起,在漢唐期間走出這條貿易道路,進而在文化、生活中產生交流,最後交會於信仰。」

蔣勳表示,從「絲路傳奇」展覽中展示的絲織品可以看出,當時中國的織錦技術相當精湛,讓其他國家的人民幾乎為之瘋狂,地位相當於今天的Chanel、Cucci,也因而讓遠嫁西方的中國公主擔心穿不到絲製品,偷偷夾帶蠶繭,促成「絲」的西傳,「或許從中國人的角度來說,公主是個不折不扣的『工業間諜』,但在西亞人民的眼中,她卻是『工業英雄』。」

就在「絲」西傳的同時,「棉」也經由絲路之道東傳,蔣勳認為,從歷史的角度來看,我們應該自豪雙方貿易上的交流,而也因為貿易的交流,提升了商人的社會階級。

此外,由於新疆氣候乾燥,也因而「用沙封存了歷史的記憶」,許多在中原無法被保存的絹畫、木雕、紙製品,都在新疆一一被挖掘出土。蔣勳舉例說,唐代的屏風畫是不可錯過的展品之一,「其線條與色彩的表現,堪稱為唐代畫作的標準範本,線條上頓挫的勾勒,及色彩上暈染的用法,彷彿看到杜甫《麗人行》中的『態濃意遠淑且真,肌理細膩骨肉勻』。」

蔣勳認為,看絲路文物不應只侷限在狹窄的文化史上,而應該從更多的層面來討論,當今各行各業不論是髮型、服裝、紡織、時尚元素都可以在絲路的古文物中獲得啟發。

除了舉辦講座,台灣大哥大還提供手機語音導覽,無論在任何地方,只要撥打0935120909,就可依照個人喜好選擇聆聽「絲路傳奇」的展品內容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jj45168 的頭像
    jj45168

    簡諍國文團隊

    jj45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