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測考前衝刺系列》國文 多看名家作品
 
【聯合報╱記者 薛荷玉/專題報導】 簡諍國文  善意引用

大學學測一個多月後登場,是使用95暫綱教科書考生首次應考。成功高中國文老師范曉雯提醒考生,95暫綱所選的40篇文言文中,如〈登樓賦〉、〈裨海紀遊選〉等數篇都是新選入的,比較容易入題,考生可多注意。

重要作家 最常出題

范曉雯說,95暫綱內的40篇文言文選文,大半是舊課綱也選過的,已考過很多次,為免重複,題目易淪為冷僻;但如王粲的(登樓賦〉則是新選入的,且6版教科書都有這篇文章,多放在第5冊,這學期才剛教過,就很好出題。同樣的,台灣古典文學、郁永河的〈裨海紀遊選〉出題機率也高。

補教老師陳鴻展表示,文學史上重要的作家,如屈原、陶淵明、杜甫、李白、蘇軾的文章,最常出題,考生一定要掌握。

唐詩流派 大考常見

補教老師陳興指出,在韻文方面,考生一定要弄清楚詩、詞、歌、賦、曲,如樂府詩與古詩的差異、古文與駢文的差異、唐詩的各大流派,在大考中都十分常見;在非韻文部分,則要了解古典小學、筆記小學、章回小說、傳奇小說的流變與傳承關係。

余光中 入題率特高

在白話文部分,95暫綱的特色就是白話文的比率提升到65%,課綱的分配比率也可能反映到學測考題上,值得考生注意。哪些作家最值得關注呢?陳興說,余光中可稱得上是「國文老師的老師」,歷年出題率特別高。范曉雯說,近來登上暢銷書的現代文學作品,也值得關注,如去年就從蔣勳的〈孤獨六講〉出題。

字形字音字義 必考

「必考題」部分,陳興指出,每年學測前3題考的都是字形、字音、字義,其他如成語、現代詩的重組、語文填空,都是年年必考。

作文部分,補教老師潘華分析,學測與指考的不同就是,作文的時間比較長、內容也比較多,除了導引式作文之外,還可能包括長文摘要、縮寫、改寫、擴寫、接寫、圖表分析等,考生一定要熟悉這些題型,多加練習。

距考試還有一個多月,潘華也建議,考生最好多準備幾個有關勵志人生、傑出表現、突破困境的事例;如果很佩服蘇麗文在奧運場上運動精神的展現,就可先準備一下背景資料,如她被擊倒幾次又爬起來應戰;如作文時想引用馬拉松選手林義傑的例子,就可先了解他參加極地馬拉松的事例,用自己的話寫一遍,考試時臨場應用,就可信手拈來。

作文 每周練習5篇

潘華建議考生在考前這段時間,可多看余秋雨、王鼎鈞、余光中、張曉風這些好作家的文章,每周練習寫個三、五篇,每篇500至800字,熟悉寫作的「手感」。

此外,所有老師都建議考生一定要上大考中心網站,練習9月底公布的95暫綱學測參考試卷。>>網址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j45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