情境寫作-故鄉(怡保篇)
中壢-洪明班-楊鎧豪同學 課堂現場習作
他日思夜夢的那片土地,究竟在哪裡呢?在報紙的頭條標題裡嗎?還是香港的謠言裡?還是呢,故宮博物院壁頭和玻璃窗內,京戲的鑼鼓聲中太白和東坡的韻裡?杏花。春雨。江南。六個方塊字,或許那片土就在那裡面。而無論答案是什麼,那必是落葉最後要歸去的根。
至於我,將飄落在怡保,化作護花的春泥。
怡保位在大馬的北部,不同於台灣所熟之的檳城那般充滿討好觀光客的俗爛,怡保是個富有紳士風度的優雅小城。曾被英國殖民的怡保,處處可見英國式的老建築-麥可高中、老教堂、還有其他大大小小的英式古住宅,都將鮮艷刺眼的南國風情,調和成和諧溫雅的色彩。
怡保是以好山好水,出產美食、美酒、還有美女羨煞世人的小城。好山、好空氣造就好水,用好水揉出的麵糰、蒸成的米飯、長成的作物、釀成的美酒都特別香甜。當然以此為食的居民,都生成一副俊俏的好模樣,例如國際巨星楊紫瓊,便是道道地地的怡保女兒。
怡保真正讓我留戀不已的不只是好山好水、美食以及太陽露臉極為頻繁的好天氣。而是各種族間和協共處的溫暖社會。
怡保除了原住的馬來人外、尚有印度人、英國人以及如我的華裔馬來人。街上林立的餐館充滿各民族的傳統佳餚,印度咖哩的香辛、馬來人的酸辣、還有中國人的蒸煮炒炸,都是令人垂涎三尺的美味。不過除了美食之外,我實在想不起其他民族差異的怡保回憶。
國中剛來台灣時最令我吃驚的不是玉山的高聳、不是花東的綺麗、更不是故宮豐富壯觀的收藏,而是台灣同為華人,卻分成本省外省的省籍分化、歧視、甚至惡鬥。令我不解的是,大家同為華人,又何必拘泥在歷史的愛恨情仇中,加以分類互鬥呢?怡保多種族都可以安處無紛爭,為何同為炎黃子孫的台灣人民,要如此內耗?新聞處處充滿著怡保所沒有的口水戰,還有挑起省籍仇恨的字眼……。
唉!我多想念美麗又多元,大家和平共處、沒有口水籍仇恨的家鄉怡保阿!
簡諍老師短評:
楊鎧豪剛到我班上時,是極低調的坐在班上中間走道面對我的第五排位置,旁邊總有個美麗的女孩陪他一起唸書,他的作文從一開始因文理不通,被我罵的狗血噴頭,到現在一出手就是無限的驚奇!我想當老師最大的驕傲在這裡吧!
這篇文章讓我想到台灣我其他的芭辣學生,你們要學學人家馬來西亞僑生的精神啊!尤其是文章的末二段,唉!台灣!真是汗顏!
歡迎同學觀摩,與各界人士批評指導。
簡諍國文 網路小組 敬上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