鼓勵學生多發問 有撇步
|
|||
![]() |
|||
‧氣質老師 2009/02/12 簡諍國文 善意引用 | |||
![]() |
|||
![]() |
|||
![]() |
|||
【文、圖/氣質老師】
一、加強學生提問的信心: 學生發現了問題,但不願提出來的現象很普遍,其中有些是怕說錯了被同學們譏笑,有些則是個性害羞或缺乏自信。而學生提問的信心,來自於教師的肯定和鼓勵,學生提問後,教師的反應也是影響他們繼續提問的關鍵。如果對提問的學生不給予熱情的鼓勵,甚至表現出不耐煩的情緒,這給提問學生傳達的資訊:「問題不好,不該問。」結果必然會讓學生逐漸失去提問的信心,變得沈默,進而排斥學習。 因此,要讓學生多問,首先就要增強學生提問的信心,當學生提出的問題已偏離主題或上課內容時,教師仍要給予適當鼓勵,讚揚這種敢於提問題的行爲;當他們緊張或考慮不充分而詞不達意或結結巴巴時,先不要中途打斷學生的發言,鼓勵繼續說,並認真協助解答,儘量保持學生提問的完整性。
二、多給學生提問的時機: 一直以來,課堂上大部份是「師問生答」,然而教師關心的問題和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往往並不一致,學生認爲有趣的問題,教師可能認爲不值一提。在教學中要深入觀察學生的反應,當學生感到困惑時,可以先暫停教學活動,讓學生有發問的時間;除了課堂上多給學生提問的機會外,我也設計了「問題卡」,學生在課堂中產生的疑問,可以寫在「問題卡」上,我會要求他們在下課前把「問題卡」夾在作業中收回,讓一些個性內向,不願在大庭廣衆下提問的學生,也有了提問題的機會,而對於不願提問題的同學,也有了督促作用,這樣的作法也讓我能即時瞭解學生學習的狀況及落差。
三、營造學生提問的情境: 學生能否提出問題?能否提出好問題?主要關鍵在於讓學生在提問的情景中親自去發現更多的知識。例如:進行新的教學進度前,我會要求學生先預習,將預習中不懂的問題寫在問題卡上,課前先收集卡片,然後根據學生的問題修正教學內容。課堂中,則多讓學生相互討論,不拘形式的提問,並共同解決,可以培養學生合作學習態度,也能加強解決問題的能力。復習時,可以讓學生輪流上臺扮演提問的角色,由台下學生回答,讓課堂氣氛更活絡。
提出問題是思考活動的重要體現,要促使學生提問,不是老師多問幾個「爲什麽」就能讓他們開口問的;總之,只有學生問題多了,學生提問的能力才能提升,學生的思考能力才能更加靈活。 |
- Feb 15 Sun 2009 21:35
鼓勵學生多發問 有撇步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禁止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