釋憲文入題 創下學測作文首例

自由 更新日期:2011/01/28 04:11   簡諍國文   善意引用

11天前的新聞竟入題

自由時報記者陳怡靜、胡清暉、項程鎮/綜合報導〕大學學測昨登場,國文作文創下首例,以十一天前的時事新聞「大法官第六八四號釋憲案」為引言,要求考生闡述「學校和學生的關係」。補教與高中老師都認為,嚴肅的法律引文恐會嚇壞考生,有高中老師感嘆:「出題者應善良點。」但台大校長李嗣涔則讚︰「好題目。」

有資深大法官則指出,釋憲文成為一般考試題目,將成一種趨勢,因為對於人民權利的保護,本來就是民主國家趨勢,也會對民眾及學校等社會各機關團體造成影響。

老師嘆︰出題應善良點

佔分二十七分的國文非選擇題「引導寫作」,以一百七十八字的引文詳述大法官釋字第六八四號解釋,指大學生若不滿校方處分,可提訴願與行政訴訟,但台大校長李嗣涔憂心造成學生與學校間的緊張關係。考題要求考生以「學校和學生的關係」為題、寫下親身體驗或所見所聞。

李嗣涔讚︰「好題目」

對此,監考老師、國立高雄大學財經法律學系助理教授謝開平說,這題目「相當不好發揮」,由於涉及法律專業領域,若考生引用恰當的法律術語闡述,但假使閱卷老師缺乏法學專業,可能造成考生與閱卷老師雙方的困擾與給分上的疑慮。

謝開平也提出建議,應減少大法官解釋文這類法律專業文字,避免令考生混淆題意。

補教老師簡諍表示,學測過去極少以一個月內發生的新聞做為作文題目,且是以高中生較少接觸的大法官釋憲文為主,是學測自八十三年開辦以來首見!他指出,去年學測以八八風災的漂流木為作文題,至少也是半年前的新聞事件。此題雖易抒發情緒與想法,但要得高分卻相當困難。

全教會評委︰恐有城鄉差距

景美女中老師陳嘉英認為,「要拿高分得對事情瞭解,條理分明且邏輯清楚」,可惜想像的空間不大,較不利善寫抒情或浪漫感懷的學生。

國教師會評論委員、師大附中教師林麗雲分析,以大法官釋憲做為作文題恐有「城鄉差距」,也不符合高中生的經驗與思考,較乖順、私校或偏校學生較難體會權利被剝奪後需申訴的感受。她坦言:「立意雖好,但不適合做為中學生試題。」

建中老師︰答題要冷靜

另有建中老師直言:「出題者要善良,答題者要冷靜。」命題老師應改以霸凌,學生權利等事件軟性切入,不需用嚇人的法律文字。

大考中心主任牟宗燦則表示:「這是個好題目。」考的是學生的思考力、判斷力。副主任洪冬桂則幽默說,地球每天都在轉動,不一定非得出半年前的時事。

台大校長李嗣涔昨得知自己入題顯得訝異,但認為「題目出得非常好!」他表示,高中生進大學後馬上能行使這項權利,「可引導深度思考,對大學教育、通識或人格成長,都很正面。」

司法院長︰樂觀其成

司法院長賴浩敏昨天得知大法官釋憲文成為學測國文題目也直說:「這是好事」、「樂觀其成」;有趣的是,一位大法官的女兒也參加這次學測,這位大法官聽到釋憲文成為作文題目,愣了一下,接著表示不便回答,因為「我應該迴避一下」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j45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