書市寒潮 華文創作反而澎湃
時報 2008/11/03  【中時林欣誼】 簡諍國文  善意引用

 今年台灣出版業持續寒冬,但在一片冷寂中,華文創作卻展現令人驚喜的成果。從年初謝旺霖的處女作《轉山》引起矚目,各世代的代表作家有如接力賽似地交出長篇小說,朱天文的《巫言》、李永平的《大河盡頭》、駱以軍的《西夏旅館》到何致和的《外島書》等,為今年最特殊的現象。

 時報出版社總經理莫昭平說:「我坐飛機時常會觀察鄰座在讀什麼書,前幾年最多人讀《達文西密碼》,但這幾個月,我看到的是《目送》!」

 以前《達文西》紅 近來大家看《目送》

 龍應台繼去年出版《親愛的安德烈:兩代共讀的卅六封家書》引起廣大共鳴後,今年七月推出的《目送》,目前銷售「上看」十萬冊,為今年的華文創作發行創下驚人的數字。龍應台在書中以深沉、幽微的筆調,回顧人過中年後感情的逝與痛,打動無數讀者的心。

 莫昭平認為:「龍應台非常真誠地面對人生此刻的親情與友情,凡經歷過滄桑的中年人都能感同身受,許多人甚至讀一篇、哭一篇,還奔相走告推薦給朋友。」

 書寫為人父母心 幾乎本本暢銷

 其實從去年開始,文壇作家轉而書寫為人父母心情的書,幾乎本本暢銷。

 如簡媜記錄兒子美國遊學記的《老師的十二樣見面禮》、龍應台與兒子的家書《親愛的安德烈》、張大春教導稚子中文典故《認得幾個字》等書,都引起廣大讀者迴響。

 作家投入寫作「教養」,除了有文采加持,記錄動人的親子相處歷程,也為這個熱門的題材另闢蹊徑,提供鮮活的教育觀點。

 張大春曾說:「目前擔任家長的四、五、六年級生,普遍學歷很高,但絕大多數畢業後就不讀書,所以他們沒有能力幫助孩子適應新時代的知識需求,我寫《認得幾個字》,就是寫給想偷偷用功的家長。」

 重量級小說家 接力般推出鉅作

 遠流出版社總編輯林皎宏則從編輯觀點來談:「這幾本書都採用較大開本、附加圖片的圖文書概念,閱讀起來比較沒有壓力,是不能忽略的一環。」有趣的是,這幾位文學家在化身為教養大師後,影響力也更貼近大眾,成為不只是知青、而是家長們蜂擁追隨的對象。

 今年最屬特例的文學暢銷奇蹟,莫過於廿八歲的謝旺霖所寫的《轉山》一書,記錄了他參加雲門「流浪者計畫」徵選,騎著一台單車走過西藏數千公尺高峰的冒險旅程。

 文學暢銷奇蹟 《轉山》最屬特例

 謝旺霖以高度濃縮、感性而內省的筆調,將這場蒼茫大地的流浪,寫成一部追尋自我的成長之書,以初生之犢之姿獲得林懷民、蔣勳、陳義芝等文壇前輩的強力讚譽,至今銷量衝破五萬。

 他也巡迴各高中校園演講,成了冒險追夢的青年代表,讀者群從學子到中年人。林皎宏認為,這本書除了剛好搭上單車熱,「走出去流浪的概念,更切合當代大眾的需求。」

 此外,今年分屬三到五年級世代的台灣小說家也紛紛交出長篇小說鉅作。

 朱天文的《巫言》、李永平的《大河盡頭》、駱以軍的《西夏旅館》,還有成英姝的《Elegy》與何致和的《外島書》等,說明了市場雖冷,仍無法遏止台灣作家澎湃的創作慾望。



翻譯小說 氣勢大不如前
時報 2008/11/03 【中時林欣誼】 簡諍國文  善意引用

 反觀今年台灣的翻譯小說市場,明星大書付之闕如。遠流出版社總編林皎宏說:「翻譯書氣勢顯然不如以往,如《燦爛千陽》成績不如前作《追風箏的孩子》,厚達千頁的《項塔蘭》想延續去年《群》的操作手法,銷量也差之遠矣。」

 林皎宏認為,台灣磚塊小說的閱讀人口以卅到四十歲的白領階級為最大宗,而這批人也正是受到經濟波動影響最大的族群,近來經濟環境不佳,大大削減了文學閱讀的興致;加上今年超過四百頁的小說一本接著一本,讀者消化不下,造成今年磚塊書面臨賣不動的窘境。

 版權經紀人譚光磊指出,在整體出版不景氣之下,今年翻譯小說的銷量平均下跌兩成,如《燦爛千陽》至今銷售十萬冊、《我在雨中等你》破七萬冊,大概都是去年同樣排名的暢銷書的八成。

 而在題材方面,他認為今年「通俗感人」的類型仍是最大贏家,除了非小說類的《最後的演講》一書狂賣,文學暢銷榜上,描繪人狗情誼的《我在雨中等你》、《來不及穿的八號鞋》、《陪你到最後》都屬通俗題材;文學性和閱讀門檻都偏高的法國小說《刺蝟的優雅》,則是令人跌破眼鏡的暢銷黑馬。此外,譚光磊發現「驚悚推理大復活」,如《最後理論》、《龍紋身的女孩》、《失控的邏輯課》紛紛上榜。

 令人欣慰的現象是除了英文小說之外,瑞典荷蘭挪威印度等不同國家的作品仍持續引進中,他在十月法蘭克福書展上還注意到波蘭、冰島、葡萄牙土耳其的優秀作品,計畫在明年引進版權。「不過礙於國內翻譯人才不足,所以挑選時仍會以有英文或法、德譯本的為優先。」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j45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