囗+書怎唸 教育部頒獎用怪字
TVBS 2009/03/19 吳御曄 簡諍國文 善意引用

一個字要念3個音,這種怪字出現在教育部的頒獎典禮上,連部長都不太確定念法,這個字就是「圕」,竟然是要念圖書館!中文系教授就說,這個字平常上課不會教,也很少用到,學生聽到更說太離譜,怎麼會用這種冷僻字。

教育部頒獎鼓勵優良圖書館,只是這金「蝦米」獎啊?學生:「書吧。」記者:「所以是唸?」學生:「不對,是圍嘛。」學生:「金櫃獎?怎麼會有這種字啊!」

師大教授陳廖安:「所以這個字,他當初設定的意義,就是當作圖書館來唸。」

出動中文系教授才唸的出來,這個怪怪的字唸做「圕(圖書館)」,就是圖書館的意思,如果外頭框框少一撇,就變成了圖書,一個字念3個音,是民國初年圖書館學家杜定友創定的,類似這樣的怪字,還有宗教裡常見的一個中加上兩的點是母親的意思,兩個卅和在一起則是佛教的涅盤,只是這些字,平常都用不著。

陳廖安:「一般人士大部分都不太認識,這個字的話,藉由這個活動把他推廣,也不錯啦。」

連上課都不會教,頒獎典禮硬是選了個不常用的字體,連教育部長鄭瑞城台上致詞也沒把握小聲帶過,不知道是要考領獎人的學識,還是要裝高深。


「圕」罕見字怎麼唸? 教育部長也被難倒啦!
NOWnews 2009/03/19 生活中心  簡諍國文 善意引用

一個囗中間一個書本的書,這個字你會唸嗎?其實「圕」唸做「圖書館」,一個字有三個音,平常相當少見,教育部舉辦的第一屆的金圖書館獎頒獎典禮上,結果這個字考倒了許多人,就連教育部長鄭瑞城都坦承不會唸,連忙查字典惡補。

唸做「圖書館」的「圕」,一個字有三個讀音,有一說這個字是毛澤東為了簡易自創出來的,但專家說搞錯了,這個字是民國初年圖書館學家杜定友所創的。而且這樣寫還可以省筆劃,光寫「圖書館」3個字就要41畫,但如今相同的意思只要13畫,足足省了28畫。

台師大老師陳廖安說,「囗代表圖書館的範圍,『圕』當初設定就是圖書館的意思,若是圕字下面少掉一橫,這個字就唸做『圖書』。」

但讓人不知道怎麼念的字還不只這個字,其實還有許多罕見字,一樣讓人看了霧煞煞,像是這個上頭有穴、裡邊有變的上半部,左右還有馬長月等筆劃超多,其實這個唸做ㄅ一ㄢˋ,是麵食的意思,還是陜西地方自創字。其他還有一些像鬼畫符的字,不僅筆劃難寫,平常也少見,會唸的人更是寥寥可數。(新聞來源:東森新聞記者徐敬芸、鄭偉宏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j45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