閱讀測驗大補帖社會篇》閱讀文化城 用心看臺中

【聯合新聞網/內容提供/名師學院】   簡諍國文  善意引用

 

一分鐘看臺中

舊/別名 大墩、文化城
總面積 2,214.8968平方公里
毗鄰 新竹縣、苗栗縣、彰化縣、南投縣、花蓮縣、宜蘭縣
總人口 2,601,381人(2007.9)
氣候類型 副熱帶季風氣候
年平均溫 23.0℃
熱門旅遊景點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、大坑風景區、谷關溫泉區、武陵農場、大雪山森林遊樂區、東勢林場
特產 太陽餅、鳳梨酥、大甲草蓆、雪花齋月餅、草湖芋仔冰、梨山水梨、奶油酥餅

臺中包含臺中縣與臺中市,前者為中部大縣,後者為臺灣的第三大城市,同時為臺中彰化都會區的核心都市。臺中具有優良的交通與氣侯條件,且位居全國的交通樞紐,全年氣候溫和、四季宜人,為臺灣地區最佳的居住環境之一。在造訪過前一站的苗栗之後,寰宇名師學院「走讀臺灣系列」接著要帶領大家來到素有「文化城」之稱的臺中,現在我們就來認識這個具有多樣性的縣市吧!

山脈屏障河流貫穿

位置上,臺中縣位於臺灣中西部,北接宜蘭縣、苗栗縣與新竹縣,南鄰南投縣和彰化縣,西濱臺灣海峽,北接宜蘭縣,總面積2,051.4712平方公里。臺中市位於臺灣中西部的臺中盆地內,其四周均與臺中縣接壤,其東側與臺中縣太平市與新社鄉相鄰;西側與沙鹿鎮、龍井鄉及大肚鄉相鄰;南側與烏日鄉及大里市相鄰;北側邊則與豐原市、潭子鄉與大雅鄉相鄰,總面積163.4平方公里。

地形上,臺中縣的地勢由東向西遞降,從高山、丘陵以至平原。境內主要的山脈有南湖大山、雪山、中央尖山等等。主要河流為大安溪、大甲溪及烏溪。臺中市的東部為山地區,有中央山脈屏障,中部為平原區,西部則屬臺地區,有大肚山、頭嵙山為屏障。就臺中市而言,主要有三條河流貫穿市區,分別是筏子溪、早溪及大里溪。除主要溪流,尚有綠川、柳川、梅川、麻園頭溪、朝洋溪、楓樹腳溪等穿過臺中市,其中,綠川、柳川、梅川、麻園頭溪被稱為市區的四大河川。

臺中行政區畫分圖

棋盤型街道的出現

明末清初時(17世紀末葉),鄭成功登陸臺灣後,由於需要防禦原住民的作亂,而派遣一支軍隊於犁頭店(今日南屯附近)紮營。之後,隨著明鄭勢力的衰弱,該地區重新成為原住民的活動範圍,直至清朝接管臺灣才有更進一步地發展。

康熙23年(西元1684年),清朝將臺灣納入中國版圖,臺中地區列於諸羅縣管轄下。康熙44年(西元1705年),駐軍嘉義的臺灣北路營參將張固,發現今日南屯一帶土地肥沃且水源豐富,於是開始拓墾犁頭店至西屯、北屯一帶,此為臺中發跡的開始。雍正元年(西元1723年),清廷將臺中縣列於彰化縣。光緒13年(西元1887年),臺灣建省,首任巡撫劉銘傳以臺灣府(臺中)為省會,臺中縣則分屬臺灣、彰化兩縣。不過,隨著劉銘傳的卸任,省會也遷往至臺北,臺中雖僅保留了府城的地位,但對其開發有很大的助益。

日治時期,由於臺灣位於交通要衝,遂在此設縣,改稱為臺中,屬於省轄市,開始了臺中發展最迅速的時期。日本政府依據京都作為臺中城市規畫的藍圖,將其街道建成棋盤式,成為臺灣第一個棋盤型街道的城市。臺中縣則於1927年正式設立。臺灣光復後,臺中市改為省轄市,臺中縣則於1950年正式立縣。

年代(西元/年)

名稱

重要特色

清領時期 康熙23年(1684年) 臺中市的正式名稱未出現 隸屬於諸羅縣。
康熙60年(1721年) 臺中市的正式名稱未出現 位於現今市中心的東大墩、北屯區的四張犁、南屯區的犁頭店等地開始開墾。
光緒13年(1887年) 臺灣府 建置八門四樓,前者為大東門、大西門、大南門、大北門、小東門、小西門、小南門、小北門;後者為朝陽樓、聽濤樓、鎮平樓、明遠樓。
日治時期 1896年 臺中縣 日本人將臺中、南投、彰化及臺中市合為臺中縣。
1901年 臺中廳 臺中縣改稱為臺中廳。
1920年 臺中 臺中市設置東區、西區、中區、北區、南區5個行政區;臺中縣改稱為臺中州。
1927年 臺中縣 正式設臺中縣。
戰後時期 1950年 臺中 臺中市加設南屯區、北屯區及西屯區3個行政區;臺中廳正式立縣。

國立臺灣美術館
充滿文化氣息的都市

臺中市為中部最大的都市,自日據時代以來即為文化薈萃之地,各式各樣的藝文活動,包含文學、戲劇、民俗藝術、音樂、美術、舞蹈等,皆於此地蓬勃發展。至今,臺中仍有豐富的藝文節慶活動,從初春的元宵燈會、至夏天的國際啤酒節、好書交換活動,到秋天盛大的臺中文化祭等,這些豐富的活動內容使此文化城更具活力。另一方面,臺中市有許多重要的藝文活動中心,如中興堂、中山堂、文化中心、二十號倉庫、豐樂雕塑公園等等。這些文化活動中心裡,以國立臺灣美術館、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及臺中公園三者最具代表性。

好山好水好風光

造訪完文化城臺中市,不妨走到戶外享受芬多精的洗禮,臺中縣山川秀麗,為旅客遊山玩水的最佳選擇。縣內的武陵農場、谷關溫泉區、梨山風景區、大雪山森林遊樂區等皆為有名的風景區。

武陵農場位於大甲溪上游七家灣,成立於民國52年,總面積約700公頃。該農場其四季景觀各具特色,以春之花海、夏之果蔬、秋之楓紅、冬之瑞雪聞名,因此有「臺灣九寨溝」之美名。此外,農場內的七家灣溪保護區,為國寶魚櫻花鉤吻鮭的棲息處。日治時期,日本將臺灣櫻花鉤吻鮭列為天然紀念物(註1),臺灣則於民國71年將櫻花鉤吻鮭列為優先保護的珍貴稀有動物,國寶魚名稱由此出現。

臺灣櫻花鉤吻鮭為陸封型的太平洋鮭魚,只能生長於海拔高度1,700至1,900公尺的河段,為臺灣唯一的寒帶魚種。由於七家灣溪的水質清澈無汙染,終年水溫維持於16℃左右,為國寶魚最適合棲息之處。

2007年,適逢谷關溫泉100周年紀念,臺中縣政府舉辦「發現谷關 百年湯饗」活動,同時響應交通部觀光局「2007臺灣溫泉美食嘉年華」活動。谷關溫泉位於和平鄉內,發現於光緒33年(西元1907年),日據時期稱為「明治溫泉」,為歷史悠久的風景區。然而,直到中橫公路開通後,此溫泉區才漸為人所知。隨著大小溫泉旅館的設立,谷關成為中橫公路的中途站,為旅客的最佳歇息處。由於谷關溫泉為鹼性碳酸泉,水質無臭無味且透明清澈,溫度約48℃左右,非常受到大眾的喜愛。享受完溫泉浴後,旅客們可繼續前往梨山風景區、大雪山森林遊樂區遊憩,享受多汁的水梨及臺灣高山之美。

臺中公園
綠色矽島的中部核心都市

展望21世紀,臺中將成為臺灣深具競爭優勢的工商都市之一,在完整的都市服務機能、價廉物美的住宅供給、溫和宜居的氣候與環境基礎下,以及經濟活動活絡及藝文風氣鼎盛的帶動下,臺中邁向多元文化都市發展的條件已更形完備,也勾勒出臺中未來發展的美麗藍圖。未來隨著「中部科學園區」等計畫的推動與設立,在文化與科技建設雙頭並進之下,成為綠色矽島的中部核心都市及進一步躋身國際城市,均是指日可待。

【註1】「天然紀念物」一詞出自1930年頒布的「臺灣史蹟名勝天然紀念物保存法」。當時臺灣總督府成立「史蹟名勝天然紀念物調查委員會」,並任命臺北帝國大學教授擔任委員,進行調查。後來分別於1933、1935、1941年公布史蹟和天然紀念物的保護名單,史蹟部分共29項,天然紀念物共19項。

*本篇文章選錄自寰宇知識科技與udn數位閱讀網共同推出的《社會閱讀測驗大補帖》電子書,內含閱讀測驗精華試題,免費試閱網址:http://reading.udn.com/reading/introduction_ebook.do?id=14563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j45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