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聯合新聞網/內容提供/名師學院】 簡諍國文 善意引用
理性與感性兼具的一代完人-胡適
|
胡適,一個中國近代文學史不可不知的名字,一個兼具理性思辨精神和感性豐富情感的大師,他曾說哲學是他的職業,文學是他的娛樂,政治是他的義務,但身後卻只留下一百零二箱書籍,供人憑弔。幽默大師林語堂說:「胡適之先生在道德文章上,在人品學問上,都足為我輩師表。」國學教授毛子水說:「胡適是『經師』,也是『人師』。」讓我們在文學前輩的讚頌中,一同追思這位名氣響噹噹的一代宗師——胡適。
胡適,安徽省 績溪縣人,生於清德宗 光緒十七年(西元一八九一年),原名嗣穈,又名洪騂,因十四歲時接觸「物競天擇,適者生存」思想,因此改名適,字適之。
胡適父親名傳,字鐵花,西元一八九一年奉命來臺,擔任全臺營務處總巡,親自視察臺灣設施,並辦理臺南鹽務,成效卓越。一八九三年,改任臺東知州,以文官身分兼任武職,任內大力掃除軍中鴉片,整頓軍中紀律,鞏固海防,獎勵農桑,教育原住民,對臺灣貢獻良多。臺灣割讓日本時,奉命內渡,一八九五年死於返鄉路上。胡傳病逝時,胡適僅三足歲,父親在留給胡適的遺囑中,期許其努力讀書,用功上進,寥寥數語,卻對胡適一生有重大的影響。
完人的養成之道
胡適的母親馮順弟,十七歲便嫁作胡傳繼室,與胡傳年紀相差三十歲,也比胡傳的大女兒與大兒子年紀小,身處環境的艱困,可想而知。一八九五年,當胡傳病逝於廈門,馮順弟年方二十三歲。胡傳臨死前交待馮順弟:嗣穈天資聰明,應令其好好讀書。母親馮順弟恪遵丈夫的叮囑,苦心將胡適教養成人,胡適三歲即識得七百多字,小小年紀遍讀經書,習得諸多好規矩,多歸功於母親的教誨。在四十自述中,胡適將母親對自己的教導,寫成母親的教誨一篇,文中盡述小時候母親苦心管教的種種情景,嚴厲中不失慈愛,對胡適述說胡傳的種種好處,並說:「你總要踏上你老子的腳步,我一生只曉得這一個完全的人,你要學他,不要跌他的股。」馮順弟謹遵丈夫遺願,教導胡適成為社會棟梁,他說:「我在我母親的教訓之下住了九年,受了極大極深的影響。我十四歲(其實只有十二歲零兩三個月)便離開她了。在這廣漠的人海裡,獨自混了二十多年,沒有一個人管束過我。如果我學得了一絲一毫的好脾氣,如果我學得了一點點待人接物的和氣,如果我能寬恕人,體諒人——我都得感謝我的慈母。」足見母親帶給他的深遠影響。
西元一九〇四年,胡適十四歲,母親安排他到上海 梅溪學堂求學,但因學堂課程只有國文、算術和英文三科,所以胡適於一九〇五年轉學至課程較完備的澄衷學堂就讀。在澄衷學堂求學期間,胡適受楊千里先生影響,閱讀大量的課外書籍,造成思想上很大的變動,例如:嚴復翻譯的天演論,梁啟超的新民說和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,對於胡適的思想及見解有新的啟示,深深影響其學說。
西元一九〇六年,胡適轉入中國公學就讀,不久即加入競業學會,創辦競業旬報。競業旬報主要目的是把革命思想傳布給小學校的青年國民,為方便閱讀,因此決定用白話文寫作。在辦報期間,胡適不僅獲得思想發表的機會,更重要的是練就白話文寫作能力,成為胡適在日後文學革命運動中最有利的工具。後來胡適因為腳氣病發作,告假在家休養,於此期間,偶然翻閱吳汝綸所選編的古詩歌讀本,建立起對詩歌的興趣,從此走入文學創作的領域而無法自拔。
西元一九一〇年,胡適錄取留美賠款官費生,遠赴美國 康乃爾大學就讀,原本選讀農科,後轉讀政治、經濟,兼研究文學與哲學。在康乃爾大學順利取得文學學士畢業後,西元一九一五年進哥倫比亞大學攻讀哲學,受業於約翰‧杜威博士,接受他的實驗主義思想,將一切學說及思想都看做待證的假設,並時時思考、求證結果,倡導「大膽假設,小心求證」的治學之道。一九一七年,胡適二十七歲,發表古代中國邏輯(名學)方法之發展的研究博士論文,順利獲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學位,並應蔡元培之邀,回國就任北京大學教授,講授中國古代哲學史及中國名學。
白話文運動的推手
一九一七至一九二五年,胡適都在北京大學任教,二十八歲時適逢新文化運動展開,與陳獨秀同為運動前鋒,提倡白話文。一九二七年,與徐志摩、梁實秋共創新月詩派,辦新月雜誌,引進新詩寫作,對後代新詩創作具有關鍵性影響。西元一九二八至一九三〇年,經由蔡元培、王雲五的推薦,接任中國公學校長。一九三一至一九三七年,改任北京大學 文學院院長一職,並與丁文江、傅斯年合辦獨立評論週刊,寫作大量與時事及對日抗戰相關的評論性文章,留心於國事。一九三八至一九四二年,胡適擔任駐美大使,至全美各地演講,爭取美方支持中國對日抗戰。或許是因為胡適任職期間積極奉獻的精神,工作量之大使他罹患心臟病,是導致日後一代棟梁殞落的遠因。
一九四三至一九四五年,胡適擔任美國國會圖書館東方部名譽顧問的職務,使他得以利用此豐富資源,繼續學術研究。一九四六年,胡適回國再次擔任北京大學校長,並致力於推動制憲事宜。一九四九年,胡適赴美定居,但經常往來臺灣講學,參與會議或政治活動。一九五七年,胡適當選中央研究院院長,並於一九五八年四月十日就職,從此定居在臺灣,並致力於臺灣的教育事業。一九六二年二月二十四日,胡適主持中央研究院第五次院士會議,在會議結束後的招待酒會上,胡適突然心臟病發,一位為國家、人民鞠躬盡瘁的巨擘,從此長眠,享年七十二歲。
胡適一生致力於學術研究與文化改革,在許多方面都有卓越不凡的成績,重要著作有中國古代哲學史、白話文學史、嘗試集、四十自述等等。在文章寫作上,胡適認為應該充滿個人真實的情感,並以白話文為表達工具,曾發表文學改良芻議一文,提出文學寫作八大主張,四大原則。八大主張分別為「不用典」、「不用陳套語」、「不講對仗」、「不避俗字俗語」、「須講求文法」、「不作無病之呻吟」、「不摹仿古人」及「須言之有物」等等。而四大原則為「要有話說,方才說話」、「有什麼話,說什麼話,話怎麼說,就怎麼寫」、「要說我自己的話,別說別人的話」與「是什麼時代的人,說什麼時代的話」。在文學革命上,主張「科學的人生觀」,倡導中國的史料與學術用西方的科學方法整理,且畢生提倡白話文學,鼓吹民主自由,對中國近代學術思想影響深遠,雖然推動白話文學的過程並不全然順利,但時間證明了胡適的高瞻遠矚,其學說奠定中國文化學術思想基礎,這位一代完人為中國人文發展做了莫大的貢獻,為二十世紀中國思想史上的中心人物。
*本篇文章選錄自寰宇知識科技與udn數位閱讀網共同推出的《國文閱讀測驗大補帖》電子書,內含閱讀測驗精華試題,免費試閱網址:http://reading.udn.com/reading/introduction_ebook.do?id=14565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