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考衝刺搶分/生物 別做太老的考古題
【聯合報╱記者湯雅雯/專題報導】 簡諍國文 善意引用

補教老師黃偉表示,今年指考生物科題型不變,仍以單選、多選、閱讀、非選擇為主,但因今年使用九五暫綱命題,命題指標、方向有改變,高一及高三下教材變深,考生需留意。

他分析,生物以高一教材改變最大,舊教材只談到「生態」,今年加入細胞學、組織學等高二教材內容;高三下則是「深度變深」,神經、防禦系統、遺傳、分子生物學、行為分類等,都是必考重點。

另外,動植物的分類部分,有關植物對外界刺激的感應、被子植物的世代交替(新教材已排除蕨類),考生只需留意開花植物、植物激素的作用及氣孔開關等重點。

以往談到行為分類,舊教材只著重「先天」與「後天」的差別,新教材將行為分類與「神經」章節連結,強調分子層級的解釋,須融會貫通,探討行為產生的原因與神經的關連,並領略其概念。例如為什麼手碰蝸牛,牠會縮到殼裡,都須理解並解釋。

黃偉解釋,生物科技發達,生物科也「與時俱進」,有關基因、遺傳、免疫等都有重大突破;他提醒考生,練習生物科考古題「不要做太老的」,練習近5年內即可,因很多新研究推翻以前定論,很可能以前的「標準答案」,如今卻是錯的。練習考古題若發現答案有疑問,一定要問老師或翻課本求證,因答案很可能已改變。

時試題方面,H1N1新流感病毒,可能從高一微生物章節的病毒部分出題;答題方面,他建議考生,「閱讀題先快速掃一次」,馬上進入考題,再從題幹找線索推理出答案。

(系列完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j45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