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7指考研究用試卷    學生佳作

 

回家的路

 

「到不了的都叫做遠方,回不去的名字叫家鄉……」風迎面而來,MP3裡的旋律我聽不清,等我回過神早已淚流滿襟。當初義無反顧的拋下一切,背著行囊任性的離開熟悉的空間,然而我卻不經意的在某個路標徘徊,在某段紅磚牆前流連,我茫然在流浪與歸鄉。忘了離開的初衷,忘了旅行的意義。像是突然了解什麼,煞了車,往回騎,往家的方向前進。 

 

一條巷曲蜿蜒,手指劃過整面紅磚,青苔隨著思愁向上蔓延,我趴在牆上像孩提時般從一數到十,然後向遠方奔去。以陽光和著微風,穿過了誰家三合院, FM廣播正播送賣藥的廣告及台語歌曲,門口那座搖椅輕輕搖晃著伴隨望春風的旋律;誤闖了哪戶人家庭院,玩球的孩子們唱起了老師們教的歌曲,她們的母親用著我聽不懂的語言快速且愉悅的交談著,他們是新一代的臺灣之子,然而母親們眼中的關懷不曾因為國籍而有所差別。眼前的一切如此熟悉卻陌生,我生於此長於此,卻對它如此陌生,一陣風吹來,我抬起頭用雙手捧著飄下的榕樹葉,這棵樹是我兒時的回憶,我卻不了解它今生的軌跡。如果連自己都不懂家鄉的一切,那還會有誰來珍惜?拿起筆,在大片的空白上畫下偉大的航道。 

 

六興宮是村民們共同的回憶,裊裊烏沉香若有似無招引,廟裡的鐘鼓聲敲響著在我心畔激起漣漪。往東走大片大片的稻田在風中搖曳,每到收割時節,白鷺鷥總會在空中盤旋,它們優美的身段不斷在我瞳孔倒帶,比起孔雀華麗的展現我卻眷戀牠們純潔的白。往西鑽,一個不小心就誤闖別人的庭院,三合院總無私的向路人展開雙臂,簇擁的朱槿在牆上鬧出了整個春天。磚與瓦的重重疊疊像一條銀白色的魚徜徉在無邊天際,耀眼的閃爍。從南到北,由東向西我所畫出的路線勾勒出我的故鄉的眷戀。 

 

每個人都曾經嚮往過遠方,卻放不下對家鄉的眷戀。千里步道串連著各地的風土民情,一拉扯就是數不盡的回憶,只要你願意,家鄉永遠敞開雙臂迎接。  

 

本文感謝簡諍國文嘉義班洪佳如同學寫作

 

 

捨與得

 

捨得、捨得,捨與得是相對的,常說:「魚與熊掌不可兼得」,或許就是如此道理吧!

 

捨與得,也許只是經濟學中基礎的「機會成本」的問題,得了熊掌卻必須捨下魚的鮮美,反之亦然,要如何選擇其中得失,端看個人價值觀而已。昔叱吒三國的諸葛,捨下了淡薄於世的自然,出仕劉蜀相臣,而後有了永世的響亮名聲;淵明卻是不削世俗塵媚的污濁而隱居南山、與菊為伴。假使當時沒有劉備的三顧茅廬、沒有了五斗之爭,是否還會有如此閃亮的事蹟光耀汗青?

 

然而,捨與得真的只是如此簡單嗎?答案必然是否定的,它可以只是個庸俗的物質取捨,卻又是個深奧的處世哲理。

 

不分古今中外,有人追求知識,卻失去健康;有人追求財富、卻失去名譽;又有人為了成名,而失去自我,數不清的典例依舊在上演著,早已成了不是新聞的新聞。不過就是在捨得之間抉擇,又叫人白了滿頭又不得其所以然。諸葛怎也算不得蜀漢竟出了個阿斗,方過知命便積勞殞落五丈原,選擇了一展心中抱負,捨去了原先的清閒,終而早逝,但又有何人能論其選擇是個錯誤呢!

 

長輩們常在我們失意時告誡著:「有捨,才有得。」,是啊!但我們卻有多久沒思考這句話了?人生的不如意,十之八九,路沒有完全平坦的,縱使只是個石子,依舊足以讓行車出現顛簸。行走在人生的道路上,必會有所失去,但終究會有所獲得,譬如行路時遇到的坑洞,我們會學會如何跨過。時間只會不停的走,我們不能一直回首,當任何失去已成了事實,得珍惜所留下的經驗,繼續向前。畢竟,「過去的永遠不會過去」,總有一天,能用所得的經驗,改起一棟屬於自己人生的大樓。

 

「人生,不是得到,就是學到。」,得到所嚮往固然可喜,但學到,也可以是種得「道」。

 

捨與得,真是如此的深奧嗎?不過就如此刻為文,起承轉合間的字句取捨般罷了……

 

本文感謝簡諍國文高雄班金保宇同學寫作

 

 

捨與得

 

綜觀古今浩繁卷帙,展讀中外歷史長河,總是在字裡行間巧遇、用指間去尋覓,尋出一句句「捨」的文字情結,也撞見了一串串「得」的故事瞬間。乍見之下,捨與得似乎一個是經,一個是緯,彼此毫無干係地存在著,卻也無意識地編織出許多密不可分的故事。

 

想見當年淵明罷官,捨棄了一個彭澤令,擁有的不僅僅是那不為五斗米折腰的尊嚴,也不單單是擁有與田園農家朝夕相伴的躬耕生活,在他意料之外真正獲得的,是那在東籬把酒,坐看南山,揮筆直書而成的詩篇得到傳唱數千百年。然而,薛平貴何嘗不是如此?僅任大唐的小官,被魏虎百般設計陷害,當他醉臥馬背直奔敵營之際,也萬萬沒料到捨去大唐十八載,得到的卻是成為西涼的君主、衣錦榮歸登帝位。因緣際會,陶淵明捨了官職得了田園之祖;陰錯陽差,薛平貴捨了大唐得了西涼。究竟是捨還是得?天行健,早已安排成定數。

 

追憶曩昔趙氏托孤,公孫杵臼捨老身遭密報,程嬰含淚捨子報答趙家,他背負著不忠不義的罪名,忍辱負重養育趙武長大成人,再行復仇之大計。在絢爛光影交錯的故事瞬間,悟出捨子為義,捨身成仁,得佳名以流傳亙古。讀罷,無不涕泣縱橫如雨下。  

 

昔日尼父在陳兮,發出歸歟之嘆音。孔子生於動亂的年代,周遊列國仍不見用,終究捨去了仕宦之途,進而歸去裁剪志大而略事的弟子們。雖說孔子無法力挽東周之狂瀾,無法用仁愛忠恕感化各國國君,但他的靈明德行感召了百年後的司馬遷、千年後的程子朱子,見著了孔子無奈與哀嘆的字裡行間,感動深植於人們的心中,得到了人人心目中不可抹滅的地位和自我道德上的期許,直到不朽萬年。耶穌亦是如此,傳播福音不遺餘力,捨去世間己身,升天而成彌賽亞;佛陀亦復如是,捨去王位成佛,梵音經文傳唱不息,渡化法界眾生。他們都捨去今生,無私奉獻佈遺澤。

 

究竟是因緣際會、陰錯陽差,或是捨子得義,捨身成仁,還是捨去今生,萬古流芳?捨得,捨得!是「捨」抑或「得」,全憑仗一念之間的抉擇。

 

本文感謝簡諍國文台北冠傑班朱芳儀同學寫作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j45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7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