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七年指考研究試題卷一詳解

 

一、單選題:(134題)

 

01、下列「  」中文字,前後讀音完全相同的選項是:

 

(A)「懧」愚昏昧/泥「濘」難行管制

 

(B)「劖」石得泉/鐵「鑱」銅鼎

 

(C)「踽」踽獨行/白玉「瑀」璜

 

(D)瘡「痏」傷痛/臺榭園「囿」

 

解答說明:(B)(A)「懧」音「ㄋㄨㄛˋ」/「濘」音「ㄋㄧㄥˋ」。(A)「劖」音「ㄔㄢˊ」/「鑱」音「ㄔㄢˊ」。(C)「踽」音「ㄐㄩˇ」/「瑀」音「ㄩˇ」。(D)「痏」音「ㄨㄟˇ」/「囿」音「ㄧㄡˋ」。(張怡諍老師主解)

 

02、下列文句「  」內字義完全相同的選項是:

 

(A)今有一言,「可以」解燕國之患,報將軍之仇者/滄浪之水清兮,「可以」濯吾纓

 

(B)師者,「所以」傳道、受業、解惑也/歧路之中又有歧焉,吾不知所之,「所以」反也

 

(C)「雖然」同是將軍客,不敢公然仔細看/諸侯之禮,吾未之學也。「雖然」,吾嘗聞之矣

 

(D)你這永不適人的主見,我竊「以為」斷斷不可/是以堯舜三王之治,必本於人情;不立異「以

 

為」高,不逆情以干譽

 

解答說明:(A)(A)表示具有某種用途。(B)用來/因而(C)固然/即使。(D)認為/用作。(張怡諍老師主解)

 

03、下列「  」中文字,前後意義完全相同的選項是:

 

(A)泉可飲牛,牛飲之,力倍增,故蠻民「往往」率數十百牛飲焉/先是,庭中通南北為一,迨諸父異爨,內外多置小門牆,「往往」而是

 

(B)秦以「區區」之地,致萬乘之權,招八州而朝同列,百有餘年矣/欲富國足民而無俟於禮樂,其敝必至於聚斂。子游能以絃歌試於「區區」之武城,可謂聖人之徒矣

 

(C)相傳魏環極先生,嘗讀書山寺,凡筆墨几榻之類,不待拂拭,自然無塵,初不為意,後「稍稍」怪之/只是安某要算他老人家第一個得意學生,分雖師生,情同骨肉,我今日「稍稍」的有些知識,都是我這恩師的教導成全

 

(D)某舊來緣此不能寐,寧可呼燈來隨手寫了,方睡得著。程子贈溫公數珠,只是令它「數數」而已,如道家數息是也/垂老猶困於閭里,益不喜與世人交,而人亦不復見過。獨 沈次谷 先生「數數」過予,必以其所為詩見示,而商榷其可否

 

解答說明:(B)(A)常常/處處。 (B)微小的地方。(C)約略;稍微/漸漸。 (D)計算數目/屢次。(張怡諍老師主解)

 

04、下列一段古文,依文意選出排列順序最恰當的選項:

 

「鬪者,

 

甲、忘其身者也,忘其親者也,忘其君者也

 

乙、憂忘其身,內忘其親,上忘其君,是刑法之所不舍也

 

丙、家室立殘,親戚不免乎刑戮,然且為之,是忘其親也

 

丁、行其少頃之怒,而喪終身之軀,然且為之,是忘其身也

 

戊、君上之所惡也,刑法之所大禁也,然且為之,是忘其君也

 

聖王之所不畜也。」(《荀子•榮辱篇》)

 

(A)甲丁丙戊乙    (B)乙丙丁戊甲    (C)丙丁戊甲乙    (D)丁丙戊甲乙

 

解答說明:(A)題目末句為聖王,以排列題型來推論,通常修辭多為頂真法、層遞法。忘其身、忘其親、忘其君為層遞,丁丙戊為一組判斷,再按照文意得知為(A)選項。(張怡諍老師主解)

 

05、明哲想寫一篇關於「鴻門宴」的報告,除了《史記》,他在圖書館中還看到下列圖書:

 

甲、《左傳》乙、《漢書》 丙、《戰國策》 丁、《三國演義》

 

戊、《世說新語》己、《資治通鑑》 庚、《呂氏春秋》 辛、《通鑑紀事本末》

 

他要借那些書,才能找到最多的相關資料?

 

(A)甲丙戊    (B)甲己庚    (C)乙丁辛    (D)乙己辛

 

解答說明:(D)「鴻門宴」選自於《史記.項羽本紀》。時代為秦朝末年項羽與劉邦爭奪天下,劉邦為表示臣服因而赴宴。那麼與《史記》相似時代或成書比《史記》晚,才會有相關資料,故選《漢書》、《資治通鑑》、《通鑑紀事本末》。(張怡諍老師主解)

 

06、依據下引文字,有關作者為學態度的說明,敘述正確的選項是:

 

僕自三十以後,讀經史,輒有所筆記。歲月既久,漸成卷帙,而不敢錄以示人。語曰:「良工不示人以璞。」慮以未成之作,誤天下學者。(顧炎武〈譎觚十事〉)

 

(A)勤勉精進,但缺乏自信

 

(B)博學多聞,不露才揚己

 

(C)廣稽典籍,忌空發議論

 

(D)治學嚴謹,且謙遜審慎

 

解答說明:(D)末句「慮以未成之作,誤天下學者。」為依據,可知作者擔心他的讀書心得及筆記若不詳細或是有錯誤的地方,會亂其學術。( 張怡諍 老師主解)

 

07、好的作品都經過作者的巧心剪裁,藉揀擇材料、去取文字以強化主旨。下列文論所討論的內容,偏重「剪裁」的選項是:

 

(A)其會意也尚巧,其遣言也貴妍

 

(B)文之所尚,不外當無者盡無,當有者盡有

 

(C)夫所謂文者,必有諸其中,是故君子慎其實

 

(D)凡為文以意為主,以氣為輔,以辭采章句為之兵衛

 

解答說明:(B)(A)注重修辭,必須唯美精緻;(B)注重材料的揀擇,取捨文字強化主旨;(C)注重的是作家品德的反應,文章乃抒發個人感情,強調個人經歷對文章有密切的關係;(D)文章應當注重闡明意旨及思想內容,文章的氣勢、文句詞藻的華麗是次要的。( 謝諍蘊 老師主解)

 

08、關於下引作品詞意的敘述,正確的選項是:

 

常記溪亭日暮,沉醉不知歸路。興盡晚回舟,誤入藕花深處。爭渡,爭渡,驚起一灘鷗鷺。

 

(李清照〈如夢令〉)

 

(A)隱含日暮花殘的感傷

 

(B)記述心凝形釋的自得

 

(C)敘寫忘情遊賞的愉悅

 

(D)流露天真無邪的童趣

 

解答說明:(C)譯文:我記得曾經在臨水的亭台上飲酒至黃昏。飲宴以後,已經醉得連回去的路徑都辨識不出了。想要興盡後方才回舟,撐著船到處轉,沒想到誤闖入荷花叢中!那兒是船的出路呢?要怎麼開出來呢?因為內心焦急,卻把停棲在洲渚上的水鳥都嚇飛了。( 謝諍蘊 老師主解)

 

09、古人書信往來,往往論及文章、學術,乃至人生問題。以下各則書信流露死生感悟的選項是:

 

(A)柳宗元〈與蕭翰林俛書〉:人生少得六七十者,今已三十七矣,長來覺日月益促,歲歲更甚。大都不過數十寒暑,則無此身矣,是非榮辱又何足道

 

(B)韓愈〈答崔立之書〉:僕雖不賢,……猶將耕於寬閒之野,釣於寂寞之濱;求國家之遺事,考賢人哲士之終始,作唐之一經,垂之於無窮,誅姦諛於既死,發潛德之幽光

 

(C)歐陽脩〈與尹師魯第一書〉:每見前世有名人,當論事時,感激不避誅死,真若知義者,及到貶所,則慼慼怨嗟,有不堪之窮愁形於文字,其心歡戚無異庸人,雖韓文公不免此累

 

(D)鄭燮〈范縣署中寄舍弟墨第四書〉:我想天地間第一等人,只有農夫,而士為四民之末。農夫上者種地百畝,其次七八十畝,其次五六十畝,皆苦其身,勤其力,耕種收穫,以養天下之人。使天下無農夫,舉世皆餓死矣

 

解答說明:(A)(A)見「長來覺日月益促,歲歲更甚。大都不過數十寒暑,則無此身矣,是非榮辱又何足道」一句。 ( 謝諍蘊 老師主解)

 

 

此份詳解感謝怡諍、諍蘊、胤諍、語諍老師製作,並由簡諍老師指導校正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j45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