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7.閱讀下列甲、乙二詩,選出敘述正確的選項: 

甲、三月正當三十日,風光別我苦吟身。共君今夜不須睡,未到曉鐘猶是春。 

(賈島〈三月晦日贈劉評事〉) 

乙、節物相催各自新,癡心兒女挽留春。芳菲歇去何須恨?夏木陰陰正可人。  

(秦觀〈三月晦日偶題〉) 

(A)二詩均藉由描寫景物的變化,具體呈現季節的交替、轉換  

(B)二詩均藉由自己和他人態度的差異,深化面對春盡的感傷  

(C)甲詩以「猶是春」表示只要心中有春,即令春去亦無須傷感  

(D)乙詩以「何須恨」表示四季各有其美,當豁達迎接夏天到來  

命題出處:賈島〈三月晦日贈劉評事〉、秦觀〈三月晦日偶題〉 

測試目標: 古典詩文解讀能力  

解答說明:(D)。(A)甲詩並無描寫景物的轉變,故無描寫季節的交替、轉變。乙詩描寫挽留春,描寫春天將要離去下兩句帶出夏日明媚的風光,有季節交替的交替、轉換。(B)甲詩未描寫他人態度的差異,乙詩則以「癡心兒女挽留春」、「芳菲歇去何須恨?」兩句來描寫態度的差異。(C)甲詩以「未到曉鐘猶是春」表示把握最後春天的時光,帶有感傷的意味。( 謝諍蘊 老師主解)

 

08.作者敘事寫人時,常藉由動作的描繪,讓讀者體會言外之意。關於下列文句畫底線處動作描繪的說明,正確的選項是:  

(A)〈桃花源記〉:(桃花源居民)問今是何世?乃不知有漢,無論魏、晉!此人(漁人)一一為具言所聞,皆嘆惋。──藉嘆惋表達桃花源居民對漁人見多識廣的欣羨 

(B)〈左忠毅公逸事〉:廡下一生(史可法)伏案臥,文方成草。公(左光斗)閱畢,即解貂覆生,為掩戶。──以左光斗毫不猶豫地解下貂裘相贈,暗示左光斗家境優渥,出手大方 

(C)〈明湖居聽書〉:那彈弦子的,亦全用輪指,忽大忽小,同她(王小玉)那聲音相和相合;有如花塢春曉,好鳥亂鳴,耳朵忙不過來,不曉得聽那一聲的為是。──藉聽眾在弦音和說書聲之間難以選擇,既凸顯彈弦子者的技藝高超,更以之烘托王小玉說書的精妙  

(D)〈劉姥姥〉:便伸箸子要夾(鴿子蛋),哪裡夾得起來,滿碗裡鬧了一陣,好容易撮起一個來,才伸著脖子要吃,偏又滑下來滾在地下,忙放下箸子要親自去撿,早有地下的人撿了出去了──以下人搶先一步撿蛋,點出賈府平日待下人苛刻吝嗇,故下人遇美饌則爭食  

命題出處:〈桃花源記〉、〈左忠毅公逸事〉、〈明湖居聽書〉、〈劉姥姥〉  

測試目標:古典文本解讀能力  

解答說明:(C)(A)表示避秦人對世事變化的慨嘆。(B)表示左光斗的愛才之心。(D)劉姥姥生性節儉與賈府日常的奢豪之對比。( 朱庭筠 老師、 江超平 老師主解)

 

09.下列是一段古文,請依文意選出排列順序最恰當的選項: 

古之善攻者,不盡兵以攻堅城,善守者,  

甲、盡兵以守敵衝,則兵不分,而彼間行襲我無備,  

乙、夫盡兵以攻堅城,則鈍兵費糧而緩於成功,  

丙、故攻敵所不守,  

丁、不盡兵以守敵衝,  

守敵所不攻。(蘇洵〈攻守〉) 

(A)甲丙丁乙        (B)甲丙乙丁  

(C)丁乙丙甲        (D)丁乙甲丙  

命題出處:蘇洵〈攻守〉 

測試目標:古文散文解讀排序能力 

解答說明:(D)。前文「善攻者,不盡兵以攻堅城」,故後文「善守者」,下宜接(丁)「不盡兵以守敵衝」,故(C)(D)二選一;再看尾句「守敵所不攻。」,故可知最末階宜接(丙)。故選(D)。本題旨在掌握古文修辭多用「排比、頂真」的形式。( 朱庭筠 老師、 王競 老師主解)

 

10-11為題組 閱讀劉大白〈西湖秋泛〉,回答10-11題。 

蘇堤橫亙白堤縱:橫一長虹,縱一長虹。跨虹橋畔月朦朧:橋樣如弓,月樣如弓。青山雙影落橋東:南有高峰,北有高峰。雙峰秋色去來中:去也西風,來也西風。厚敦敦的軟玻璃裡,倒映著碧澄澄的一片晴空:一疊疊的浮雲,一羽羽的飛鳥,一彎彎的遠山,都在晴空倒映中。湖岸的,葉葉垂楊葉葉楓:湖面的,葉葉扁舟葉葉篷:掩映著一葉葉的斜陽,搖曳著一葉葉的西風。 

10.下列關於本詩的敘述,錯誤的選項是: 

(A)新詩格律自由,未必押韻;本詩則明顯押韻  

(B)本詩深具文人雅士傷春悲秋、感時憂世的情懷  

(C)本詩善用疊字,句型亦多排比複沓,富節奏感與韻律感  

(D)本詩將蘇堤與白堤喻為長虹,將湖水喻為軟玻璃,視覺意象鮮明  

命題出處:劉大白〈西湖秋泛〉  

測試目標:白話詩閱讀理解  

解答說明:(B)(B)表示詩人秋天泛舟的悠閒心境,並無傷春悲秋、感時憂世之嘆。( 朱庭筠 老師主解 

11.民國早期剛發展的新詩,曾出現多種不同寫作路線的嘗試。上引劉大白(西元1880-1932)的詩作,最適合做為何種寫作路線的例證? 

(A)文字樸素無華,重視反映社會現象  

(B)詩意朦朧恍惚、神秘幽晦,頗難理解 

(C)句式、押韻均近於詞曲,頗具古典氣息  

(D)題材、語言均受西洋文學影響,異於傳統  

命題出處:劉大白〈西湖秋泛〉  

測試目標:白話詩閱讀理解  

解答說明:(C)(A)文字凝練,著重在描寫詩人眼目所見之景色。(B)詩意鮮明,歷歷如繪,理解容易。(D)題材、語言均受古典文學影響,接近傳統( 朱庭筠 老師主解) 

12-13為題組 閱讀下列短文,回答12-13題。 

吾官鎮遠,嘗睹於物,得三戒焉。虎性饞,不擇肉而食,有羊牧崖上,虎攫之,羊負痛墮地死,虎隨之;虎墮地,不死而重傷焉,竟為鄉人所斃。蝎虎亦性饞,蝎虎緣壁行,入燕巢以食其雛,雛負痛墮地,蝎虎隨之;雛在地飛躍,家人為送入巢,蝎虎不能動,雞食之。蟻亦性饞,凡物有大於己者,皆負致以行,務入其穴乃止,有蚓出穴,蟻群嘬之,蚓負痛,宛轉泥沙中,卒莫能制蚓;鴨出欄,并食之。 

夫虎貪食羊,不知羊死而身斃;蝎虎貪食燕雛,不知燕雛得全而己不免;蟻貪食蚓,不知與蚓并為鴨所食。嗟夫!利者,害之所伏也;得者,喪之所倚也。為饞不已者,可以戒矣!(周瑛〈饞戒〉)  

12.下列關於本文內容的敘述,正確的選項是:  

(A)文中所稱的三戒,即以羊、蝎虎、螞蟻為戒  

(B)羊原本在崖上吃草,後來被老虎撲攫、吃掉  

(C)蝎虎爬進燕巢想吃雛燕,結果反被母燕吃掉  

(D)螞蟻想吃掉蚯蚓,卻和蚯蚓一起被鴨子吃掉  

命題出處:周瑛〈饞戒〉  

測試目標:文言文閱讀能力  

解答說明:(D)。按照文意,(A)三戒以虎、蝎虎、螞蟻為戒,由「虎性饞、蝎虎亦性饞、蟻亦性饞」得知。(B) 「有羊牧崖上,虎攫之,羊負痛墮地死。」此句可知羊是墮地而死,非虎撲攫吃掉。(C)由此句「蝎虎不能動,雞食之。」可知因為蝎虎因貪食燕雛反讓自己身受危險,而被雞吃掉。( 張怡諍 老師主解 

13.下列關於本文的鑑賞分析,錯誤的選項是:  

(A)本文結構是先敘事後說理,藉動物故事論理,顯得更具體生動  

(B)本文敘事部分是先分述,後總結;說理部分則是先總說,後分論  

(C)本文敘事說理緊扣篇題,以「饞」字貫串全文,以「戒」字前後呼應  

(D)本文目的在警惕人們不要只看到眼前的利與得,而忽略了潛藏的危險  

命題出處:周瑛〈饞戒〉  

測試目標:文言文閱讀能力  

解答說明:(B)。本文結構為先敘後論的寓言故事。第一段(敘事部份)先分述;第二段(說理部分)則是總結。( 張怡諍 老師、 蔡恆 老師主解)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j45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