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3.在「版本選文與題型融入明顯」部分,在之前一綱多本政策之下,連續多年,考題中幾乎不見任何版本選文跡象,但以近年學測出題題型而論,版本選文似有加重出題之跡象,但考題內容決不致過於狹隘,或偏於記誦,同學只要將題目文字敘述仔細閱讀,應該不難解題,以下限於篇幅,單以近兩年題型而論,見下表分析:
應考年份 |
出題題號 |
題目明顯出現選文課文或語段 |
98學測 |
第08題 |
桃花源記、左忠毅公逸事、明湖居聽書、劉姥姥 |
第23題 |
岳陽樓記、醉翁亭記、上樞密韓太尉書、赤壁賦、廉恥 |
|
99學測 |
第05題 |
飛魚季、錯誤、下棋、種地瓜、 談友誼、問候天空、 再別康橋、荷塘月色、蕃薯地圖 |
第17題 |
項脊軒志、晚遊六橋待月、馮諼客 孟嘗 君、桃花園記 |
|
第18題 |
赤壁之戰、夏之絕句、散戲、明湖居聽書、髻 |
|
第19題 |
劉姥姥、范進中舉、城南舊事 |
|
第23題 |
出師表、上樞密韓太尉書、師說、赤壁賦、燭之武退秦師 |
◎由上列表格分析可知,版本選文與題目融入情形,99學測試題入題之多,為一綱多本制度施行後之僅見,此現象對99指考造成的命題趨勢當為
(以上重點將於簡諍國文各地班系開課時講解,請密切注意)
04. 在「選擇題第20題出現爭議」部分,今年學測題目不論題幹引導與選項敘述皆十分明確,唯一最大爭議在選擇題第20題,題型分析如下:
20.閱讀甲、乙、丙三則敘寫古代女性的詩句,選出詮釋符合詩意的選項:
甲、越女顏如花,越王聞浣紗。國微不自寵,獻作吳宮娃。
乙、自倚嬋娟望主恩,誰知美惡忽相翻。黃金不買漢宮貌,青塚空埋胡地魂。
丙、旌旗不整奈君何,南去人稀北去多。塵土已殘香粉豔,荔枝猶到馬嵬坡。
(A)三詩主角的命運皆與政治相關
(B)三詩中呈現的空間變動,亦代表三詩主角際遇的轉變
(C)甲、乙二詩以「順時」方式敘述事件,丙詩則以「逆時」方式敘述事件
(D)甲、乙二詩皆言及主角本身形貌之美,丙詩則藉「香粉豔」暗示主角之美
(E)甲、丙二詩以「作者」的第三人稱觀點敘述,乙詩則以「作者化身主角」的第一人稱觀點敘述
解答說明:(A)(D)(E)。甲詩由「浣紗」可推知描述為西施。乙詩由「青塚」可推知描述為 王昭 君。丙詩由「荔枝」、「馬嵬坡」、可推知描述為楊貴妃。(A)西施獻於夫差,昭君和親出塞,楊貴妃因戰爭被賜死馬嵬坡,故三者皆和政治相關。(B)丙詩無空間上的流轉變化(C)三詩皆為順序法。(D)甲詩以「顏如花」,乙詩以「嬋娟」來表主角本身形貌之美,丙詩則藉「香粉豔」暗示主角之美。 ( 謝諍蘊 老師主解)
簡諍老師分析:
本題「甲」詩原典為〈唐.宋之問.浣紗篇贈陸上人〉,「乙」詩原典為〈唐.僧皎然. 王昭 君〉,「丙」詩原典為〈唐.張祜.馬嵬坡〉。
三首詩作皆為唐人作品,題目陷阱與爭議之處,陷阱主要在(B)選項丙詩並無明顯空間上的流轉變化,爭議主要在(E)選項乙詩以「作者化身主角」的第一人稱觀點敘述,此處之說明,如對照全詩第四句「青塚空埋胡地魂。」似出現「第三人稱」評論語氣,但亦可視為「作者化身主角」以歷史宏觀角度,以「第一人稱」泣訴「自己」空埋清塚的悲怨。
05.在「學測作文首見連續一、二題皆為條列寫作作文」部分,這是自有學測以來,從未有之現象,尤其是在今年的考題首頁說明,特別註明『答案卷每人一張,不得要求增補。』,如此題型對平日不注意寫作版型的同學,無疑是一大挑戰,此現象對未來造成的命題趨勢與同學在應考時,要極度注意的考場應戰技巧為
(以上重點將於簡諍國文各地班系開課時講解,請密切注意)
06.在「學測指考作文連續出現版本選文相關命意」部分,連續多年,不論考題或作文之中,幾乎不見任何版本選文跡象,其中又以作文尤其明顯,但大考作文(包含學測與指考),自97指考之後則明顯出現與「版本選文有相關命意」的作文,見下表分析:
應考年份與出題題號 |
出題主題 |
題型分類 |
97【指考】非選第01題 |
一、語譯(18分) 請將下列文言文(李斯〈諫逐客書〉)譯為語體文,並注意新式標點的正確使用: |
文言譯白話 語譯式作文 |
97【指考】非選第01題 |
一、擴寫(18分) 「擴寫」是以原有的材料為基礎,掌握該材料的主旨、精神,運用想像力加以渲染。請仔細閱讀框線內《史記‧項羽本紀》的文字後加以擴寫。文長約300-400字。 提示:本題非翻譯題,請勿將原文譯成白話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