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文作文應變 考生:難應變

自由 更新日期:2010/07/03 04:11   簡諍國文   善意引用

〔記者陳怡靜、胡清暉、邱紹雯、蘇孟娟、郭芳綺、陳文正/綜合報導〕指考重點科目國文昨登場,作家蔣勳、向陽、齊邦媛、紀曉嵐等作品入題,還引用多篇文學評論文章,高中老師盛讚「充滿文學性、鑑別度高」。整份考題達七頁、超過七千字,堪稱歷年最長試題。作文題目「應變」,則讓考生直呼難寫。

台北市補教協會國文老師陳興分析,文言文與白話文比例約各半,白話文難度較高,頂標與前標約降三分。

老師讚充滿文學性 考生怨考題冗長

考題處處可見文學作品,自文學評論取材的考題更多,包括朱自清《詩言志辨》、郭強生針對《達文西密碼》文學評論、大衛.洛吉的《小說的五十堂課》。第十二到十三題則選齊邦媛文學評論《霧漸漸散的時候》,介紹俄國小說家契訶夫作品。

北市高中輔導團、成功高中國文老師范曉雯說,只要有閱讀能力與耐心,都可解題。范曉雯也盛讚,考題不刁鑽也不深,「看得出來命題用心,想鼓勵學生多讀文學作品。」

但學生抱怨考題冗長,台中一中學生嚴嘉德說,題目都很長,作答時間很趕。

國文第十六題則是創意圖題,以紀曉嵐的《河中石獸》為題,要考生讀完文言文後,從圖案選項中判讀文中「老河兵」的分析。范曉雯指出,該題考學生閱讀能力,但利用新穎圖表呈現。補教老師則建議,大考中心不宜以簡單圖表描述複雜文字、避免考生誤判。

單選第三題以中國小說家史鐵生《我與地壇》為題,創指考紀錄、首次讓中國現代作家入題。大考中心副主任洪冬桂表示,該題考的是詞語認知能力。范曉雯則指文學無國界。

非選也首次採用文章解讀、佔分十八分,要考生閱讀蔣勳《關於屈原的最後一天》並搭配《楚辭.漁父》,描述屈原外貌與性格特徵。全國教師會和范曉雯都分析,應著眼外貌與性格關係,例如屈原佩帶香花、象徵芬芳高潔的人格。

佔分二十七分的作文以「應變」為題,考生直呼難寫。西松高中崔祐嘉描寫國中基測沒考好,曾自暴自棄,最後受到老師啟發振作。桃園高中考場肌肉萎縮症考生呂紹銘把自己的遭遇入文。他說現在學會了思考,並珍惜現在他還能做的每一件事。呂紹銘國中是籃球健將,罹患肌肉萎縮症後,現在只能投球不能打球。「不能上場打球,就改當教練」,呂紹銘病發後還組織球友參加比賽。

范曉雯表示,作文要點出「意外之事」、「如何處理」與「獲得的體悟」,才能切題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j45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