活化學習課程 偏鄉小校重現生機
【綜合報導】
學校小 人數少,不代表就失去競爭力,相反的,因為學校積極營造特色課程,或結合當地文化發展人文教育而有新的跨越,彰化縣成功國小西畔分校原本要被廢校,後來被 保留做為彰化縣,推動客家文化的特色學校,開口獅與武術成了學校招牌,接著我們要帶大家去看這些偏鄉小學校,有哪些有趣的活化課程,孩子們又是如何從中快 樂的學習。
在老茄苳樹下吹陶笛,這是苗栗縣五湖國小的休閒活動之一,大家聚在特別搭建的小樹屋,親近大自然,聊天、遊戲或是練陶笛,心情都特別好。
五湖國小學生 謝郁羚:「這個學校很漂亮,而且在這邊讀書沒什麼壓力,所以我很喜歡這間學校。」
苗栗陶藝產業發達,學校就跟在地文化結合,把學生帶到窯廠親自動手做,學習從平面變立體,也獲得更多
五湖國小校長 蔡杏蓉:「讓孩子讀書是有趣的,可以讀一輩子,都不會覺得累的事情。」
熟練的打鼓,小朋友組成的客家開口獅隊活靈活現,原本要被廢校的彰化縣成功國小西畔分校,成功發展客家開口獅這個特色,孩子們都很認真學,並以此為榮
西畔分校學生 池文雯:「我打鼓是從二年級開始練的。」
西畔分校學生 邱光宇:「從3年級就開始學了,(學這個會不會辛苦?),不會。」
這裡的孩子平常還會練習打拳、武術、客家獅隊,傳統客鄉文化在小學校園裡扎根成長。
屏東縣高樹國小也很有趣,它是全台僅見的「童玩學校」。
高樹國小學生 鍾成駿:「就是將繩子解開來,鐵環一個一個穿過去,還可以訓練人的頭腦反應。」
高樹國小輔導主任 楊的祥:「用數學、用組合,用組合的原理讓它排列。」
無論是音樂、傳統技藝,還是創新課程,我們看到各地區小學,都在努力找出學校與社區的特色,並且將它們串聯在一起,將人文扎根,期待未來開出亮眼的學習績效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