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國文出題有水準 閱讀重理解
  • 2009-07-13
  • 中國時報
  • 【陳至中/台北報導】 簡諍國文   善意引用

     二次基測國文科閱讀測驗爆多,補教老師認為,題目出得很有水準,但重視閱讀理解,可能忽略國文基礎學習的古代知名作家、小說名著、詩歌風格理解、標點符號等傳統重點,恐影響國中教學。

     補教老師簡諍表示,今年二測較一次難,閱讀測驗偏長,入題的〈訓儉示康〉和崔顥與黃鶴樓的故事屬高中版本選文,但難度不高,不算超出範圍,出題者想把國、高中課程接軌的意圖相當明顯。

     他指出,第十四題題目線索較少,考生很難判斷出正確答案,算是爭議題。

     寫作測驗部分,簡諍認為,今年是有史以來第一次,一測與二測有連貫性,有助對照兩次成績。一測的〈常常,我想起那雙手〉和這次的〈我曾那樣追尋〉,都屬於「過去時態式」、「重文字畫面」的作文,差異在前者較具體,對畫面要求較高,考驗考生的描述能力;後者較抽象,敘事能力較凸顯,寫作方向略有不同。

     簡諍表示,〈我曾那樣追尋〉寫作應注意題材選擇,若只侷限一般國中生生活領域如考試、玩電動破關等,會讓人覺得太狹隘,成績受到影響。若從音樂、舞蹈的學習、挽救父母離婚等,較易受到青睞。

     補教老師楊墨認為,〈我曾那樣追尋〉的重點是「曾」,但一定要寫出「結果」,文章結構才算完整,不能只有追尋的過程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jj45168 的頭像
    jj45168

    簡諍國文團隊

    jj45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