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      子曰:「吾十有五而志於學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」早已說明了,即使是朝露人生,也必有幻彩迷惘。一個沒有生命目標可以追尋的人生,必然是黯淡無光的。

       每當想到王建民在飛離台灣、走向美國棒壇之際,他心中一定也在離開家鄉與顧念舊情中猶豫,人生的大惑之解,究竟是要「父母在,不遠遊」?抑或是「男兒志在四方」?

       每當想到創立「雲門舞集」的林懷民抱著偉大理想之際,他一定也曾在是否繼續維繫與父親的親子之情當中掙扎,誰又知道這一足舞步踩了下去後,下一步的結果,究竟是燦爛的中西舞蹈合璧,又或是走向事業坎坷、親人不解的兩頭空的未來?

       再想到世界超馬冠軍林義傑,曾經在沙哈拉沙漠中跑到了一半,心裡疑惑:當初為什麼要來跑這種無聊的比賽?但是前路後路一樣地遙遠,與其後退而敗,不如前行無悔。

       我曾熱愛打桌球,而甚至站上全縣比賽舞台,在全場觀眾的歡呼聲中,我拿著球拍,雙眼銳利盯著對手的發球手勢,球升空,「叩」的一響,球 賽開始了,汗水順著臉頰一顆接一顆的落下,就在汗水離開臉頰的那一刻,對手的球飄了過來,是一個會落在桌角的球,但當球落下,它卻沒反彈而以一百二十度的方向向桌下彈去,而這又是顆攸關輸贏的球,於是我奮不顧身的斜向起跳救球,而當我起跳的那一瞬間,全場摒息,只聽見右腳一聲,韌帶斷了,球也在我所及不到的地上彈走了,只剩我倒在地上。

       當時,只要一彎起腳,我便痛不欲生,久而久之,我開始害怕那平常人習以為常的走路,我開始依賴輪椅,但我想奮力一搏,我想去習慣走路的痛,甚至享受它,從枴杖到自行走動,我無不吃盡了苦頭,跌了無數次,但我已習慣了。後來到了可以快走甚至輕微的跳動,我燒起了心中那一把火,那一把原本我害怕的火,而這也使我變的更強壯,更有自信。

       終於在人生的障礙前,我戰勝了挫折。因為人生只有一次,相信我不會後悔用了那麼多時間去完成一個理想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全文755字  本範文感謝簡諍國文團隊關山老師示範寫作)


 

 

 


       「砰!」一聲槍響,選手們如飛馬般在操場上奔馳,當我跨過終點線時,「第一名!」,又獲得了一次勝利;考試時,有人絞盡腦汁,而我振筆疾飛,成績公佈,再一次獨占鰲頭,常勝軍的我,「成功」是我的目標,我曾那樣追尋著。

       坐在位置上,聽著同學聊著暑假一行人騎腳踏車挑戰許多山路,那燦爛的笑是夏日的陽光,我默默的聽著,內心充滿著羨慕,好想參與他們的話題;但此時好勝心卻又作祟,在腦海中散播著:「騎什麼腳踏車,讀書還比較實際。」藉以安慰自己。轉而看著獎狀,卻不知道和誰分享喜悅,此時,我的心情灰暗得像多年不曾開啟的老屋,佈滿了蛛絲與灰塵。
 
       放學時,默默的搭上公車,突然有人拍了我的肩膀,回頭一看,原來是班上的人氣王,人緣很好的他,是班上的開心果,時常受到他的關心,正在苦悶的我說了:「其實我很羨慕你的好人緣,不像我,雖然做事往往可以得滿分,但友情卻是不及格。」此時的他,突然認真了起來:「友情,是不能用來評分的。也許你看到我的朋友很多,那都是因為彼此之間的付出、分享,沒有給何來得呢?」但是總覺得無法與別人交心,時常感到寂寞,我脫口而出。他緩緩說了:「寂寞有時候是自己造成的,並不是因為環境因素。」這句話,像針一樣刺上我的心,內心很難受,卻又無法否認這個事實。

       回家之後,思索著這番話,心中百感交集,自尊心夾雜著憤怒,試圖消除這段話,維持自己一貫的勝利、成功,但這樣對嗎?如果不是為了我好,他何必說出這樣強烈的話?冒著可能讓人討厭的風險?「忠言逆耳利於行,良藥苦口利於病」難道這就是他所說的付出?反芻著這些體悟,心中的酸痛竟像融雪般揮發無痕,勇氣在滋生,驅動著我面對且告訴著我,時候到了,跨出去吧!

       隔天上課的小組討論,以往強勢的我,放下平日的高姿態,試著聆聽同學們的意見,發現許多內容都具巧思、與眾不同,原來世界不只我一個人,而是有那麼多特別的事物。之後,將自己的像岩石尖銳的稜角慢慢磨圓,逐漸有同學發現轉變,會找我ㄧ起談夢想、說心事,而我也會和他們分享課業或心靈上的成長。人氣王成了我最好的朋友,田徑場上的好伙伴,總會在中間下課,一同約去操場慢跑,用汗水和笑聲,徜徉在那開闊的綠地。
 
       「緊握拳頭,裡面什麼也沒有;把手放開,你得到的是全世界﹗」曾經,我追尋著成功,因為我認為成功可以帶來快樂,但努力中,卻忽略了身邊的美好,自己陷入了死胡同。現在,我慢慢放下這份執著、這份好勝心,槍聲再次響起,我將奔向更開闊的人生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全文994字  本範文感謝簡諍國文團隊左璇老師示範寫作)


 

 

 

  我曾那樣追尋,追尋藍天上的雲朵,碧草上的露珠;我曾那樣追尋,追尋山谷中的幽蘭,深潭裡的貝珍;我曾那樣追尋,追尋我不曾擁有的。

  人生,總是茫茫渺渺,未知的路總在盡頭之後延伸出去,努力的枝椏攀附在時間逆流而上,蜷曲著一隻知更鳥,她有翅膀嗎?亦或是沒有?橘色是寂寞還是夕陽,忽然全都變了,黑暗吞噬了空氣,等著未來解救,光,是神的救贖,食指與食指間的力量一瞬間的釋放,卻還是敵不過意外的利刃,被劃了一刀之後丟棄在紅色的墳場,等著歷史之葬送者唱著生命之輓歌。我曾那樣追尋,朝著可憐的黑洞挖掘。

  事情,沒有誰可以抵擋,一如狂飆的十三級颶風迎面吹向天堂,天使的翅膀都灰色,羽毛畫成千萬的山水,我不認為都是塵埃有什麼大不了,反正大大小小的困擾終究是一圈圈的麥田,黑鴉都不黑鴉,我曾經試著放棄,但是做不到,畢竟那是長了刺的玫瑰,是與你妳你你你妳你妳的交集,而我在十字的路口指摽上,用世人的血刻下四個大字───「緣起緣滅」。我曾那樣的追尋,與風作了一筆與遠方的交易。

  天地,是一切的恩典,也是一切的災難,我們都在裡面運行,沒有人可以逃脫出一個蒼穹的束縛,嘗試開山闢地,愚公移山,夸父追日,找尋天地的根源,可惜一切都只是指尖上的虛無,若要真切的面對,必經三個境界,「看山是山,看水是水」只看到外物的形體,不見其內涵,而後「看山不是山,看水不是水」已經到了開始思考事物的本質而不拘泥外型,最後「看山又是山,看水又是水」則是將一切道理了然而心中,可以悠遊於天地之外,所以唯有知以為而為,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,我曾那樣的追尋,天地的根源是否於此。

  我曾那樣的追尋,追尋人、事、地,嘗試追尋我無法捕捉的未來,現在我仍然追尋那漠然的背影,水籠煙紗的柳枝在堤岸旁垂釣最後一尾沒有魚鱗的龍,上面印上了我的足跡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全文732字  本範文感謝簡諍國文團隊吳庭輝老師示範寫作)  

 



       追尋「蝴蝶」,是我國中三年生涯,最甜蜜的記憶。

 

       會開始對蝴蝶「追尋」,始於國一的生物課。生物老師個子不高,身材略微發福,若不跟他熟識,你一定無法發現他的內涵是如此豐富。他是一個標準的蝴蝶迷,總是在上課的空檔,為我們介紹蝴蝶的各種樣貌,從每一種的毛毛蟲開始,來到各色各樣的蛹,以至於各類的蝴蝶圖卡,他的收集可說是五花八門,應有盡有。我們總是笑著說生物老師一定是一隻胖胖的蝴蝶轉世而來的。而他呢,則會以一貫和善的微笑,瞇著眼睛投向我們。
   
       因為有了這樣的一位老師,我們全班也開始為蝴蝶所着迷;我們會分組比賽,收集各式的蝴蝶資訊,從蝴蝶媽媽將卵產在適合的葉片上開始,到幼蟲孵化,將卵殼當做生命的第一份大餐,然後不斷經歷蛻皮、成長,到一定程度以後結成蛹,最後羽化成蝶。印象最深刻的,包括我們養過一次「肉食性」的蝴蝶,牠的食物是蚜蟲,當時全班為了找尋牠的食物,幾乎翻遍了學校的圖書館,跑遍了所有有可能的花卉館、昆蟲館。另外,我們也曾經做過,在養育盒外架設電腦攝影設備,捕捉蝴蝶破蛹而出的那一瞬間。在電視上看到的,跟親眼看到的有不同感受;自己投入心血、心力後,看到的則更是不同。老師將這段影片製作成光碟,班上每個人都各自擁有一片,裡面包含養育的點滴,同學們討論的熱烈,以及見識到生命重生那一刻,許多同學激動的淚水。

       因為有了這樣追尋的過程,我們對蝴蝶有了與眾人不同的認識,也對「生命」這件事有了更不一樣的虔敬,因為我們所有人都參與了這一個一個生命的端始與終結。蝴蝶的成長過程在人們眼中,只是短短的數個月;一樣的,人們在大自然的眼底,是否也是如此微渺?蝴蝶善於把握牠們短暫的一生,在衝破重重考驗後,展現美麗的雙翼;蝴蝶用絲線牢牢的縛住自己,卻是為了生命最美的一刻醞釀。人不也應該如此,把握自己,為有朝的破繭作準備,為生命最美的瞬間做準備!

       人的一生,本來就是一個追尋的旅程。為了瞬間的喜悅,我們不斷追尋;為了一份榮譽、一份成就感,我們努力追尋;為了夢想的實踐,我們更是孜孜矻矻,甚至廢寢忘食。──這就是我們追尋蝴蝶的歷程。我們甚至發現,我們所追尋的,已經不只是單純的「蝴蝶」,因為我在這樣追尋的過程之中,我們學會的,已不只是追尋的快樂而已了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全文909字,本範文感謝簡諍國文蔡恆老師示範寫作完成)

 



       如果天際劃過的流星能實現願望,我該乞求些什麼?財富容貌地位壽命?還是追尋的那份愛與勇氣?

 

       還是我不該計較追尋之後的功績,卻得記得初衷之下的足跡?

       燦爛的夜空,人類因為崇拜而記錄了天文學的第一筆星輝;壯闊的海洋,人類因為使命而征服了地理學的第一道洋流;在前人的熱烈追尋中,吾人將文明的花園種下株株蓊鬱葳蕤智慧之花;那麼,寄身於翰墨之中,對於已知和未知的交叉比對,不過恰只是文化的灌輸與知識的世襲。審視己身,我何嘗追尋到些什麼?是那種屬於偉大情操的公理正義,抑或文明耀進的突破發現?在時光荏苒快如夜車的呼嘯的短暫生命裡……

       直到疑惑、困厄、悲愴、苦悶、徬徨、消融了方寸之間的小小野心;頹然啞然茫然愕然憤然憂然索然的不知所以然卻下心頭,原來恍然之後的領略只容得下一路走來的片片足印,結論似乎已不再重要,記得當初如何就好。

       我曾那樣追尋,追尋一紙安定人心的動人文筆。當文勝質或質勝文的論戰詆毀了創造的本意,那文學的遊戲主義或模仿主義不過就只是個包袱,裝載沈重規矩的大石。於是,志得意滿的狂妄被拓印成憤恨難平的傷感。我曾經那般的追求呀!我還記得:在寂寥的夜裡模仿寂寞的人坐著看花,在綺麗的夜裡多愁善感地效法水問的愁容,在奧妙的夜裡神思繆司的左手輕筆繪出屬於蓮的聯想,那是多麼清高的無法自拔。只是無的放矢的刻意只像是隻嘔呀不成聲的九官鳥,持續嘶吼著接近的音頻,卻無法叫人心靈相契共鳴。

       我曾那樣追尋,追尋安定人心之前得先說服自己。後來當理論淡出、邏輯稀釋、意圖消減,無所謂而為的文字反倒貼近人心,更精準的來說──更能反映內在的現實。於是我放下紙筆、闔上電腦、高束經典;拜訪海的深沈,傾聽風的呢喃,憑弔雨的記憶,踩踏山的怒吼,一切是那麼的極簡自然不加雕飾。在線條與色塊之間,比較輕易地找著曲肱枕之的空間;在透視與色階之後,較能單純俯拾逐漸腐蝕的心志。然後,諸多的方塊字不在紙面躁動咆哮抽搐著,卻是在生命一頁頁翻動的篇章中飛翔著輕舞著擺盪著;澄明卻無以名狀、清晰卻難見具體,除非紙筆再次活躍、執筆再次激情。

       我曾那樣追尋,追尋人心相契共鳴的華麗。在無措之後的釋懷轉換成一股止水般的老僧入定,我更能懂得文字的解構與建構,或是說文字更能懂得我的情緒與思緒。在沒有是非成敗的介質干擾下,創作的本意漸次明朗與開闊,那只是一種恰如其份的延伸,延伸喜怒哀懼愛惡欲如貼近呼吸般勻稱自然無須掩飾不加雕塑。文字亦然、攝影同是、音樂雷同,之後的總總我皆那樣的追尋,那樣的用一種最溫柔的筆觸、最體貼的角度、最和諧的構圖將心情接枝在文字的選擇與拼貼上,而那文字花園原本是一片荒蕪。

       之後的之後,呼嘯的十字路口、夜雨的街燈下、侵曉的河堤步道、東方魚肚白的公寓鐵皮屋頂上,我都可以那樣追尋,不管追尋的只是一種放空、一種眷戀、一種慵懶,重要的是我曾那樣的不帶任何成見與企圖的衝動執意追尋。

       如果天際劃過的流星能實現願望,我無須再去乞求些什麼。財富容貌地位壽命?只要我還記得那份愛與勇氣,收穫不過就只是個成敗結果,而過程才是值得風乾下酒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全文1237字  本範文感謝簡諍國文團隊劉欣老師示範寫作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jj45168 的頭像
    jj45168

    簡諍國文團隊

    jj45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