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9.    白居易〈問友〉一詩,藉由種植蘭草(香草)土裡卻跟著長出艾草(臭草),寫出世間的兩難情境。其詩為:「種蘭不種艾,蘭生艾亦生。根荄相交長,莖葉相附榮。香莖與臭葉,日夜俱長大。鋤□恐傷□,溉□恐滋□。□亦未能溉,□亦未能除。沈吟意不決,問君合何如?」根據文意,□處依序應填入下列何者最恰當? 荄:音ㄍㄞ,草根

(A)艾\蘭\蘭\艾\艾\蘭

(B)艾\蘭\蘭\艾\蘭\艾

(C)蘭\艾\艾\蘭\艾\蘭

(D)蘭\艾\艾\蘭\蘭\艾

解答說明:(B)。從文中可以得知,要愛惜的是「蘭」草,要屏棄的是「艾」草,按照這個原則可以代入「鋤艾恐傷蘭,溉蘭恐滋艾。蘭亦未能溉,艾亦未能除」,故選(B) (陳瑋諍老師主解)

測驗目標:文言文克漏字填空

難易度:(易)

 

10.    張愛玲寫道:「大考的早晨,那慘淡的心情大概只有軍隊作戰前的黎明可以比擬,像電影裏奴隸起義的叛軍在晨霧中遙望羅馬大軍擺陣,所有的戰爭片中最恐怖的一幕,因為完全是等待。」這段文字的涵義,與下列何者最接近?

(A)面對考試的焦慮,就像奴隸遭到禁錮的心情

(B)在考試的壓力下,學子因自卑無助而感到絕望

(C)面對即將到來的硬仗,考生滿懷不確定的憂懼感

(D)考前若努力不夠,準備不充足,必然慘遭滑鐵盧

解答說明:(C)。題幹尾句提到「因為全是等待」,可以知道作者要表達的涵義是「面對未知的恐懼感」,故選(C)最恰當。 (陳瑋諍老師主解)

測驗目標:白話閱測文意理解

難易度:(中)

 

11.    「如果把人生比擬為攀登一座極峰,我們用一輩子的時間胼手胝足地攀爬;一路上峰迴路轉,柳暗花明,景象千變萬化。我們何妨偶爾停下腳步,欣賞一下山的靈秀,雲的飄逸,水的明媚,或諦聽雁群掠空的撲翼聲,或摘一朵小花插在襟前,好放鬆心懷,享受片刻的幽閒,這樣的餘情,或許才是真正的生活樂趣呢!」根據這段文字,下列何者最符合作者所認同的生活態度?

(A)放下名利的追逐,雲遊四海,尋找閒情逸趣

(B)竭盡心力,開創個人事業,攀爬人生的巔峰

(C)不怨天,不尤人,隨遇而安,只求瀟灑地走一遭

(D)積極奮進之餘,也須趁隙休憩,享受心靈的閒適

解答說明:(D)。由文章中「何妨偶爾停下腳步,欣賞一下山的靈秀,雲的飄逸,水的明媚,或諦聽雁群掠空的撲翼聲,或摘一朵小花插在襟前」可得知趁隙休憩,享受心靈的閒適相關。(張怡諍老師主解)

測驗目標:白話文意邏輯

難易度:(中)

 

12.    約翰‧甘迺迪說:「我們即使不能化解歧見,至少也應致力於保全世界的多樣化。」這句話的涵義,與下列何者最接近?

(A)繽紛的社會來自於尊重他人的各種信念

(B)真誠的交流必須建立在平等關係的基礎之上

(C)沒有批評就不能互相了解,因此也談不到團結

(D)讓他人對自己的詆毀隨風而逝,將恩惠鐫刻心版

解答說明:(A)。由「不能化解歧見,也致力於保全世界的多樣化。」可知,雖不一定認同他人,但是需要尊重大家的意見。(張怡諍老師主解)

測驗目標:白話文意邏輯

難易度:()

 

13.    某位人士為感謝市立醫院多年前的診治之情,在疫情肆虐時捐出鉅款,濟助院內醫護人員,卻堅持不透露姓名。下列何者最適合用來說明他的表現?

(A)捨生取義    (B)重義輕財

(C)一諾千金    (D)任重道遠

解答說明:(B)(A)為正義真理不惜犧牲生命(B)看重仁義而輕視錢財(C)形容信守承諾(D)比喻長期肩負重大的任務。題幹說明,由於在疫情肆虐時捐款,而不公開姓名,故選(B)(張怡諍老師主解)

測驗目標:成語判讀

難易度:()

 

14.    「只管在外表上求人喝采的人,是把自己的幸福交由別人保管。」這句話的涵義與下列何者相去最遠?

(A)生命價值的高低不在於他人的評斷,而是在於自我肯定

(B)迷戀掌聲的人,往往在虛榮的誘惑中斷送許多美好的可能

(C)適度修飾儀表,容易贏得他人的好印象,能創造幸福的感受

(D)他人的讚美充其量只是一根棒棒糖,不能把它當做生活的主糧

解答說明:(C)。題旨是不要著重於外表,而(C)為要修飾儀表,與其相去最遠。(張怡諍老師主解)

測驗目標:白話文意理解

難易度:()

 

15.    「田野裡白天的風景和情形,有詩人把它寫成美妙的詩,有畫家把它畫成生動的畫□到了夜間,詩人喝了酒,有些醉了;畫家呢,正在抱著精緻的樂器低低地唱。他們都沒有工夫到田野裡來,那麼,還有誰把田野裡夜間的風景和情形告訴人們呢□有□還有□就是稻草人。」文中□處,依序應填入何種標點符號最恰當?

(A)── ! , 、   (B)。 ? 、 、

(C)── ! 、 ,    (D)。 ? , ,

解答說明:(D)。由「還有誰把田野裡夜間的風景和情形告訴人們呢」此句可知,結尾處選問號。(A)(C)刪去,有,還有,就是稻草人並非同類詞,故選(D)(張怡諍老師主解)

測驗目標:標點符號

難易度:()

 

16.    「真正的慧眼,是遼闊的,是包含一切的;他看了綠葉,還看見葉背後暗藏的軟蟲;它看見滿溪清水,也知道那水會暴漲變黃。」這段文字的涵義與下列何者最接近?

(A)肚量當如海涵春育,操守應如青天白日

(B)大其心以容天下之物,虛其心以受天下之善

(C)智者知其一亦知其二,見其所見亦見其所不見

(D)君子不謗議他人以成己善,不掩沒天理以護己過

解答說明:(C)(A)說明人要有容乃大,操守道德要正直清廉。(B)說明雅量及虛心受教(C)智者可無所不知,可推演真理(D)君子不會攻擊他人來凸顯自己的優點,不會為了掩飾自己的過錯而泯滅天理。(張怡諍老師主解)

測驗目標:白話文意理解

難易度:()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jj45168 的頭像
    jj45168

    簡諍國文團隊

    jj45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